Rachmaninov Piano Concerto No. 2&Paganini Rhapsody

Rachmaninov Piano Concerto No. 2&Paganini Rhapsody

歌手: 郎朗

发行时间:2005-02-08

语言:纯音乐;

Rachmaninov Piano Concerto No. 2&Paganini Rhapsody简介

郎朗和俄罗斯音乐沙皇瓦列里·捷吉耶夫的合作,演绎拉赫玛尼诺夫的《第二钢琴协奏曲》和《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捷吉耶夫神秘主义色彩的指挥风格和郎朗的激情演奏,实是天作之合,听来令人沉醉。 瓦列里·捷吉耶夫 Valery Gergiev (1953- ) 瓦列里·捷吉耶夫,被称为俄罗斯音乐沙皇,来自乔治亚边界的奥塞梯(Ossetia)——正统的俄罗斯人常把那里的人视作强盗。1972年进入里姆斯基·科萨科夫音乐学院学习钢琴和指挥,师从穆辛(里姆斯基的再传弟子)。 1988年,他赢得了卡拉扬国际指挥大赛,并当选为基洛夫剧院(苏联解体后沿用以前的名称“马林斯基剧院”)的艺术总监和首席指挥。这件事给苏联的官僚作风以极大打击,那年他只有35岁。 在随后的岁月里,人们一直认为是捷吉耶夫把近来渐已没落的剧院转变成欧洲上演歌剧和芭蕾的主要场所之一,把他看作俄罗斯的英雄。而且,他同时还担任Rotterdam爱乐乐团的首席指挥、大都会歌剧院的首席客座指挥,并且是Philips公司旗下最忙的录音艺人之一。伦敦的《金融时报》这样评价,他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指挥家。”该报接着又引用了维也纳爱乐乐团一位资深乐手对他的描述,“自卡拉扬时代以来,我们从来没有遇到过这样有巨星水准的指挥。” 2007年,他将接过柯灵·戴维斯爵士的指挥棒,执掌英国伦敦交响乐团。 捷吉耶夫和他的老师穆辛(95岁时还能坚持每周上午天课)一样,是一个不知疲倦的指挥家。他是马林斯基剧院的艺术总监,鹿特丹爱乐的音乐总监,纽约大都会歌剧院的首席客座指挥,还会定期指挥维也纳爱乐、柏林爱乐和芝加哥交响乐团。 捷吉耶夫风格有些神秘主义色彩,有时候排练时是一种风格,正式音乐会上是完全不同的另一种风格。这是因为在排练时,他只对某个乐段进行指导,整体效果留到正式音乐会才会呈现,他认为这样可以保持乐队的活力。 评论界也有不同的声音。《星期日时报》的评论家说他发现捷吉耶夫在演绎俄罗斯以外的作品时不那么具有说服力。而且他的工作量甚至有可能会给他那看起来无穷无尽的能量之源带来极大负担。并指出,“捷吉耶夫快速上升的事业也许很快会把他拉回到平庸的道路上来。” C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 《C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是由浪漫主义最后一位作曲家拉赫玛尼诺夫创作,被誉为是他的“最高杰作”,广受世人的喜爱和欢迎。在所有俄罗斯作曲家所作的钢琴协奏曲中,本曲为首屈一指的名作。 本曲除了在构造上的完满妥善之外,同时充分发挥了抒情性和钢琴化的效果,而且把这些作了绝佳的统一。 尤其是本曲中的几个旋律充满了浪漫性情趣, 因此,不是经常被附上各种歌词竟相演唱, 就是被世人编成爵士乐, 广为流行。 1892年,拉赫玛尼诺夫荣获钢琴金奖,同年他从莫斯科音乐院毕业之后, 就已经颇有声望了。 这时候他受托作一首钢琴协奏曲,于是在1899年开始着手创作。然而不久后,他患了严重的神经衰弱症,直至1900年五月才逐渐痊愈,所以本曲实际完成于1901年。有些人认为这一协奏曲所拥有的忧郁性格,就是从拉赫玛尼诺夫这一段病情而来。其实不尽如此,从本曲宏大的气势来看,倒不如说它是拉赫玛尼诺夫完全恢复健康后,创作欲横溢时的优秀作品。 全曲共分三个乐章: 第一乐章 中板,c小调,2/2拍子,奏鸣曲形式。 开头,主奏钢琴弹出八小节像是钟声一样灰暗而沉重的和弦。 之后, 出现管弦乐的充满力量的 c小调 第一主题 (片段1)。 在中提琴的引导之下, 出现了由钢琴主奏的 降E大调 第二主题 (片段2),这一主题充满了甜美的伤感,被认为是“最有拉赫玛尼诺夫特色”的旋律之一。    第二乐章 肃穆而舒缓的三部曲式。开始的主题是从第一乐章抒情的副部主题派生来的,带有沉思的乐念,与主部主题形成鲜明的对比(片段3)。    第三乐章 诙谐的快板, C大调,2/2拍子,近乎于回旋曲。由弦乐的演奏告一段落之处,钢琴雄赳赳地奏出第一主题,并将此主题加以充分地发展。双簧管和中提琴绵绵地唱出了第二个主题(片段4),这与第一个主题形成了极明显的对比。 乐章结尾,钢琴以强音对旋律加以装饰,并逐渐加快速度,最后在钢琴与全乐队合奏的强奏中结束全曲。 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 《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是拉赫玛尼诺夫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假如拉赫玛尼诺夫所有的音乐都被世界遗忘了,最后剩下的也会是《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很多音乐爱好者通过这部作品认识拉赫玛尼诺夫,后来才接触他的其它作品,如《第二钢琴协奏曲》、《交响舞曲》等等。其中一段行板(Var.18)更是脍炙人口之作,被电影《似曾相识》(Somewhere in Time)采纳为背景音乐。 《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写于1934年,此时世界乐坛正在发生着很大的变化,传统的调性体系、曲式、节奏等惯用的音乐法则被抛弃,代之而起的是流派纷呈的“新音乐”,无调性音乐、表现主义、后浪漫主义、新古典主义、十二音列等等相继出现,“求异响于新声”是欧美音乐的时代潮流,而拉赫玛尼诺夫不为所动,仍然在十九世纪的风格和形式里寻求个性的表现。《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取材于一百多年前帕格尼尼的《24首小提琴随想曲》,利用其中第24首随想曲的音乐主题,写成单乐章的钢琴与乐队曲,技巧复杂精深、气势辉煌,成为十九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炫技一派的绝响。 《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以辉煌的技巧表现作曲家的个人风格,然而作品里最令人难忘的却不是眼花缭乱的技巧,而是慢速的第18个变奏,整部狂想曲到这里速度突然放慢,奏出一支纯朴抒情的曲调,这个旋律开朗优美,动人心魄,其中当然也隐含着永不褪色的“俄罗斯忧郁”,这个旋律先在钢琴上唱出,质朴而平和,然后让位给弦乐,热情在逐步增长,随后发展成浪漫激情的颂歌。这段音乐有感人至深的艺术魅力,尤其富于浪漫气息,它虽然只是一个音乐片段,不是一个乐章,也被抽出来编入一些浪漫曲集的唱片,在芭蕾舞台上也可以见到这段音乐的芭蕾小品。拉赫玛尼诺夫当初写《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时有意表现帕格尼尼传说中的舞台形象,瘦骨嶙峋、苍白、狂热、鬼魅般的躯壳包裹着热情的灵魂,被艺术之神唤醒时,便光芒四射地疯狂演奏,辉煌的音乐照亮整个大厅。拉赫玛尼诺夫甚至在写这部狂想曲的同时就在考虑把它搬上芭蕾舞台,他提供了芭蕾剧情构思,编舞导演当然又是芭蕾大师福金。